top of page

3分鐘帶你了解潛水伕病是什麼?

你們認識這個症狀嗎?讓我們來談談潛水夫病!

潛水夫病,又稱減壓症,泛指人體因周遭環境壓力急速降低時可能造成的疾病。任何有高低壓力差的活動都有可能會發生,不一定只會發生在潛水活動中喔!例如最早的症狀記載患者為長期在高壓的地底礦坑工作的工人們⛏。


 

那潛水夫病的原理是什麼呢?

👉🏼先來說說波以耳定律:「在定量定溫下,理想氣體的體積與壓力呈反比。」


現在請大家想像一下,你帶著一包洋芋片去山上,會發現餅乾的包裝膨脹了!這是因為山上氣壓較低,所以氣體體積變大的關係。


 

氣體體積增加?然後呢?

👉🏼再來是亨利定律:「在常溫下且密閉的容器中,溶於某溶劑的某氣體之體積莫耳濃度,會正好與此溶液達成平衡的氣體分壓成正比。」


有點複雜,現在請大家想看看大家所熟悉的飲料,可樂!🥤

碳酸飲料大多皆由水經二氧化碳加壓通過而成,加壓可增加溶解度,溶入更多二氧化碳。而打開瓶蓋後壓力被釋放,氣體就變成了我們所看到的氣泡。


👉🏼而在水中,每下潛10公尺,壓力即增加一大氣壓☁️

故潛入水下後,身體內的空氣體積會增加,就像洋芋片的包裝一樣。

如果在上升時速度太快,或是不當減壓,環境瞬間從高壓變成低壓後,這些多餘的氣體就會變成像打開可樂瓶蓋後一樣變成氣泡🍺


這些氣泡就是形成潛水夫病的原因😵‍💫


當這些氣泡在皮膚表層,會覺得皮膚刺痛紅癢;跑到骨頭關節間,則會覺得關節疼痛,這些都還只是輕微症狀,為第一型減壓症。


至於第二型減壓症較為嚴重,會造成神經壓迫、血管堵塞,導致身體缺氧。可能會出現頭暈、噁心、胸悶、全身無力、意識模糊、昏迷等症狀。


最後則是慢性型,常發生於長期在高壓環境下工作的人,平時大多會有關節疼痛的情況,常常會被誤以為是單純的勞累。但絕對不能輕忽!若症狀嚴重可能會造成骨病變、壞死,與神經病變等情形😵


潛水夫病大多在6小時後發生,也有可能在結束活動後的幾分鐘、或是24小時後才發生。每個人的體質、身體狀態、健康狀況都有可能會影響。


 

⚠️若發生了潛水夫病症狀,該怎麼辦?


先保持頭低腳高的姿勢,避免氣體跑到腦部產生更嚴重的症狀,並且盡快送醫🚑

輕微症狀通常會在休息後慢慢緩解,但較嚴重的症狀需給予高壓氧治療。


不管是什麼潛水系統,都有下潛深度的標準,但只要跟著教練的步驟慢慢來,正確了解並注意自己在水中的狀態,就可以充分享受潛水樂趣😎


📍AIDA2:恆重下潛16~20米

📍SSI level1:恆重下潛10~20米

📍molchanovs:恆重下潛12~20米

📍PADI:恆重下潛10~16米


 

編輯:Eva


若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追蹤 Outo 奧拓戶外粉絲專頁,我們將不定期舉辦活動及分享有關戶外活動的知識內容。


Outo奧拓戶外Facebook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outotaiwan/

Outo奧拓戶外Instagram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outotaiwan/

立即預訂outo自由潛水課程: https://www.outo.co/freediving









266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